焦慮其實有好有壞。適度的焦慮能幫助我們保持警覺、迎接挑戰,但過度的焦慮會讓人感到壓力、不安,甚至恐懼,讓人喘不過氣。所以,學會管理焦慮非常重要!
平時可以透過規律運動、深呼吸、保持健康的飲食與充足的睡眠,或透過聽音樂、看電影、做點有趣的事來放鬆自己,轉移注意力。不過,最關鍵的還是要試著找到讓自己焦慮的根本原因,從源頭解決會更有效!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會和你聊聊什麼是焦慮症,為什麼會有焦慮症,以及它會有哪些常見的症狀和表現。我們也會分享一些實用的應對方法,像心理治療、冥想、運動等等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舒緩方式。最後,還會介紹一個有效、輕鬆又溫和的選擇「紅光療法」,看看紅光是如何幫助減少焦慮,帶給你更多平靜與放鬆!

什麼是「焦慮症」?
如果你看過《腦筋急轉彎 2》,一定對那個代表焦慮的橘色小角色「阿焦」印象深刻吧!阿焦其實很貼切地展現了焦慮的兩面性。「適度的焦慮」就像我們的保護機制,能幫助我們面對挑戰、提高警覺,甚至在危險時保護自己。但如果焦慮過頭了,就可能變成一種負擔,讓我們陷入不停的擔憂和恐懼,甚至發展成「焦慮症」,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的正常運作。
「焦慮症」是一種心理健康的狀況,不只是短暫的緊張或擔心,而是持續的過度焦慮,常常和實際情況不太成比例。像是在學業、社交、工作壓力,或者面對財務問題、對未來的未知感,甚至是做重大決定時,這種感覺可能會特別強烈。它會讓人很難放鬆,總是心神不寧,時間久了還可能影響到身體健康。

焦慮症有哪些症狀?
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焦慮症症狀,幫你更了解這種心理狀況可能出現的特徵和帶來的影響:
- 生理反應:心跳加速、心悸、呼吸急促、口乾、出汗、手腳冰冷、顫抖、肌肉緊繃,甚至噁心或頭痛等。
- 過度擔憂:對日常小事或未來的事情特別操心,停不下來。
- 強烈恐懼感:即使沒有明顯威脅,還是會突然感到害怕。
- 情緒不穩定:容易焦躁、緊張,或者動不動就發火。
- 避免行為:會避開那些讓自己覺得焦慮的場景或活動。
- 重複行為:為了減少焦慮,不自覺地重複某些動作或行為。
- 難以集中注意力:做事容易分心,難以集中注意力。
- 睡眠障礙:經常失眠,或者容易被惡夢困擾。
「焦慮症」和「憂鬱症」的差別在哪?
「焦慮症」和「憂鬱症」在某些身體症狀上雖然有一些相似之處,但其實兩者有很大的不同。
「焦慮症」通常是因為過度擔心或害怕,對外界的刺激特別敏感。「憂鬱症」的人則比較多是情緒上陷入低潮,常常感到對生活失望或看不到希望。簡單來說,一個是「過度緊張」,一個是「持續低落」,兩者的核心感受不太一樣。

焦慮症的成因是什麼?
焦慮症的成因其實很複雜,可能跟基因遺傳、生活壓力、性格特質、心理狀態、過去的創傷經驗,甚至某些藥物的副作用有關。而且,這些因素的影響會導致各種不同的焦慮症狀。接下來,我們會介紹 6 種常見的焦慮症,幫助你更了解它們的特徵和不同之處,為走出困境邁出關鍵的第一步!
- 廣泛性焦慮症:就像住在心裡的「擔心小精靈」,工作、健康、家庭,不管什麼都能讓你煩心,而且停不下來。這種無法控制的擔憂,常讓人覺得疲倦、易怒、肌肉緊繃,還會睡不好。
- 社交恐懼症:參加聚會或上台講話時,一直擔心會出糗,腦袋裡的「尷尬小劇場」不停上演,甚至因此手抖、冒汗、心跳加速,最後乾脆避開所有社交場合。
- 恐慌症:恐慌發作像開關被突然按下,心跳狂飆、喘不過氣、胸口緊繃。雖然發作時間短,但光想到它可能再來,就會讓人一直擔憂、恐懼。
- 強迫症:腦海裡的強迫念頭,比如「是不是不乾淨」,讓你忍不住重複洗手或檢查,儘管知道很多餘,卻停不下來。
-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:經歷重大創傷後,過去的畫面像影片一樣反覆播放,讓人焦慮害怕,甚至逃避與創傷相關的情境,還可能變得麻木或過度警覺。
- 特定恐懼症:對某些特定事物,如高空、密閉空間、動物,甚至針頭或水果感到極度害怕,寧願繞遠路也要避開。

焦慮症怎麼治療?
治療焦慮症的方式其實有很多,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搭配一些生活習慣的調整,慢慢擺脫焦慮的困擾。
- 認知行為療法:這就像是為腦袋換個思路,幫助你識別那些讓人焦慮的負面想法,學會用更健康的方式面對它們。
- 暴露療法:簡單來說,就是循序漸進地「面對恐懼」,比如害怕某些場合,就慢慢嘗試接觸它,直到不再那麼害怕為止。
- 藥物治療:如果焦慮影響生活,醫生可能會建議服用抗焦慮或抗憂鬱藥,來幫助穩定情緒。
- 調整規律生活:規律運動、健康飲食、好好睡覺,這些看似簡單的事,卻能有效改善情緒,幫助減少焦慮。
- 放鬆活動:冥想、深呼吸、瑜珈或肌肉放鬆練習,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放鬆身心,緩解緊張感。
- 學習面對壓力:壓力無法避免,但你可以學會更好地應對。培養正向思維、學習管理壓力的小技巧,甚至讀些相關的書籍,都能幫助自己的心理更健康。
- 紅光療法: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方法,透過紅光的幫助,可以改善睡眠、放鬆緊繃的身體,甚至提升腦部功能,讓焦慮感慢慢減輕。

「紅光療法」可以幫助緩解焦慮症嗎?
「紅光療法」其實有很多好處,不只是幫助緩解焦慮,還能全面改善情緒和身體健康!以下是幾個主要的優點:
- 補充能量:焦慮常讓人覺得累到提不起勁,紅光療法可以幫助細胞「充電」,促進新陳代謝,讓你重新找回活力。
- 調整睡眠:如果因焦慮導致睡不好,紅光療法可以幫助調整你的生理時鐘(晝夜節律),讓你更快入睡、睡得香,醒來精神滿滿。
- 減少發炎:焦慮可能會讓身體處於「隱性發炎」狀態,而紅光療法就像給身體加了滅火器,幫助降低發炎,讓身體更輕鬆。
- 減少氧化壓力:焦慮會增加細胞壓力,甚至加速老化!紅光療法能提高抗氧化的能力,保護細胞健康,減少壓力對身體的傷害。
- 大腦更聰明:焦慮對腦袋的影響很大,紅光療法卻能幫助大腦修復,還能加強記憶力和學習能力,讓你思緒更清晰。

國外研究顯示,紅光療法可以幫助改善焦慮症!
國外一項研究針對 12 位有重度憂鬱症和焦慮症的患者,每週兩次在額頭進行紅光療法,持續 4 週。結果發現,他們的焦慮和憂鬱都有明顯改善,睡眠品質和專注力也跟著提升!研究人員認為,紅光療法是透過影響大腦中負責調節情緒的部分來發揮作用 [1]。
另一項研究找了 15 位廣泛性焦慮症患者,讓他們進行 8 週的近紅外光療法。結果顯示,焦慮症狀明顯減輕,甚至完全沒有副作用 [2]!
還有一項研究針對 10 名有重度憂鬱症和焦慮症的患者,讓他們接受 4 次、每次 4 分鐘的近紅外光療法。結果顯示,才過了 2 週,當中就有 6 個人的憂鬱症狀好轉,7 個人的焦慮症狀也大幅減輕。研究同樣沒有發現任何副作用,證明紅光療法是一種安全且有效的方式,能夠幫助改善重度焦慮症和憂鬱症 [3]。
「紅光療法」是一種安全又溫和的方式,已經被證明對緩解焦慮很有幫助。對於那些感到焦慮的人來說,紅光可以幫助提升活力,調整作息,讓心情變得更穩定,焦慮感也會慢慢減少。紅光療法在國外已經幫助了很多人改善生活、減少焦慮,不妨也試著開始使用紅光儀吧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