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燒喉嚨痛「感冒還是流感」?嚴重恐致命…症狀一次看

天氣一變冷,或者季節交替的時候,很多人開始咳嗽、流鼻水、喉嚨痛。如果你也有這些症狀,你可能會想:「我是感冒了,還是得了流感?」雖然感冒和流感都是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,但兩者差別可不小!不僅症狀嚴重程度不同,流感還可能帶來更大的風險,甚至在治療方式上也有所不同。

搞清楚流感和感冒的差別,不只可以讓你更快對症下藥,還能降低傳染給旁人的風險,讓大家都能健健康康!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會帶你了解流感的症狀,教你怎麼分辨流感和感冒,還有預防流感的小撇步,讓你能安心度過流感季,甚至避免憾事發生!

流感和感冒的區別:流感症狀較重,包括高燒、肌肉痠痛和極度疲倦,並可能引發併發症;而感冒症狀較輕,通常以喉嚨痛和鼻塞為主,恢復時間較短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什麼是流感?流感與一般感冒差在哪?

流感」的全名是「流行性感冒」,聽起來跟一般感冒很像,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,但其實它們的病原體不同,影響也不太一樣。

  • 流感:秋冬季較容易發生,高峰期為 12 月至隔年 3 月。主要由 流感病毒 引起的,傳染力很強,發病速度快,還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,甚至有死亡風險
  • 感冒: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。多半是鼻病毒、腺病毒、呼吸道融合病毒等造成的,症狀通常比較輕,恢復也比較快。

雖然流感和感冒都會讓人咳嗽、鼻塞、喉嚨痛,但流感的殺傷力更強,影響更大,絕對不能掉以輕心!

流感的症狀包括發燒、頭痛、肌肉痠痛、極度疲倦、乾咳、喉嚨痛、畏寒、鼻塞、打噴嚏、嘔吐、噁心等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流感症狀有哪些?

得了流感後,通常 1 到 4 天內症狀會突然出現,而且可能會持續一週到兩週,過程相當折騰!常見的症狀包括:

  • 高燒(38°C 以上),且持續 3 天以上
  • 頭痛
  • 劇烈的肌肉痠痛
  • 極度疲倦、倦怠感
  • 乾咳、喉嚨痛
  • 寒顫、畏寒
  • 鼻塞、流鼻水、打噴嚏
  • 噁心、嘔吐或腹瀉

流感真的很難熬,而且就算退燒了,還是可能會覺得超累,虛弱好幾個禮拜,所以別輕忽它!

A型流感與B型流感的差異比較表格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流感的類型

流感主要由流感病毒引起,根據病毒的不同種類,可以分為 A 型、B 型、C 型和 D 型流感。其中,A 型和 B 型流感最容易在人群中流行,也是導致季節性流感的主要原因:

  • A 型流感:

    傳染力超強,變異速度快,動不動就掀起大規模流行,甚至全球大流行。它不只感染人類,還能感染動物,比如鳥、豬、馬。病毒還可能突變,變出新的亞型。常見的有 H1N1、H3N2

  • B 型流感:

    與 A 型流感相比,B 型流感相對溫和一點,變異比較慢,只在人類之間傳播,不會感染動物。雖然不太會引起全球流行,但還是可能讓人生病、出現併發症,而且更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和小腿痠痛。主要分為 VictoriaYamagata 兩種。

一名女子得了流感,在家休養,她戴著口罩、披著毛毯站在窗邊。
示意圖翻攝自 Freepik

流感可能引發的併發症

流感不只是發燒、咳嗽這麼簡單,嚴重時還可能引發併發症,例如:

  • 肺炎
  •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(ARDS)
  • 心肌炎、心包炎
  • 腦炎、癲癇發作
  • 敗血性休克
一名幼童得了流感,雙手交叉護著喉嚨部位,雙眼緊閉,看起來非常不舒服。
示意圖翻攝自 Freepik

流感的潛伏期與高危險族群

流感的潛伏期大約 1 到 4 天(通常平均 2 天),也就是說,染上病毒後很快就會開始發病。此外,傳染力最強的時候通常是發病後的 3 到 5 天內,這段期間特別容易傳染給別人。

不過,兒童、年長者或免疫力較弱的人,甚至在出現症狀前就可能開始傳播病毒,傳染期也可能拖得更長! 所以,就算還沒明顯發病,也有可能已經悄悄把病毒傳出去,這就是為什麼流感這麼容易擴散。

以下族群感染流感後,較容易出現嚴重症狀:

  • 65 歲以上長者
  • 5 歲以下幼兒
  • 慢性病患者(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氣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)
  • 免疫力低下者(如接受化療者、器官移植患者、愛滋病感染者)
  • 孕婦
流感的傳染途徑,包括飛沫傳播、接觸傳播,以及空氣傳播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流感的傳染途徑

流感病毒傳播速度很快,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:

  • 飛沫傳播:患者咳嗽、打噴嚏、說話時,病毒會跟著飛沫噴出去,在人多的地方特別容易傳染。
  • 接觸傳播:病毒能存活在人身上,或是門把、電梯按鈕、手機等物體表面。手碰到後,如果沒有洗手、消毒,直接摸眼睛、鼻子、嘴巴,就可能被感染!
  • 空氣傳播:在某些環境下,病毒可能懸浮在空氣中,一不小心吸進去,就可能中招。
預防流感的方法,包括接種流感疫苗、勤洗手、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離、規律作息,以及均衡飲食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如何預防流感?

流感的傳染力極強,但透過良好的衛生習慣與疫苗接種,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。以下是幾種預防流感的關鍵做法:

  • 接種流感疫苗,每年施打可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(從 2025 年 1 月 1 日起,公費流感疫苗開放給全國 6 個月以上、還沒接種的民眾免費施打,一直到疫苗用完為止,記得把握機會!
  • 勤洗手,減少病毒接觸
  • 戴口罩,減少飛沫傳播
  • 保持社交距離,避免人潮擁擠的場所
  • 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,提升免疫力
得了流感,應盡快就醫、多喝水、多休息,服用一些退燒止痛藥,以及盡量不要外出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得了流感怎麼辦?

如果已感染流感,建議採取以下處理方式:

  • 如有嚴重症狀,應立即就醫,醫師可能會開立克流感瑞樂沙等抗病毒藥物
  • 多休息、多補充水分,避免身體過度疲勞
  • 依醫囑使用退燒止痛藥(如普拿疼),緩解發燒與痠痛(兒童避免使用阿斯匹靈
  • 避免上班上課,減少病毒傳播
一名感染流感的女子在家休養,戴口罩倚靠窗台望向窗外,顯得疲憊不適。
示意圖翻攝自 Freepik
參考資料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