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為何會缺褪黑激素?研究發現「紅光療法」調好睡眠

「褪黑激素不足」除了導致睡眠品質下降,還可能引發情緒低落、記憶力變差,或免疫力下降。在臺灣,想補充褪黑激素必須透過醫生合法開立處方。除此之外,曬太陽或補充特定營養素也是常見的選擇,但效果往往需要時間累積。

如果你希望更快速且有效地促進褪黑激素分泌,紅光儀 或許是你還未嘗試過的解決方案!國外研究顯示,紅光療法不僅能調節分泌褪黑激素,還能調節生理時鐘,改善整體睡眠品質。
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聊聊什麼是「褪黑激素」、為什麼它這麼重要?以及了解可以如何自然地分泌褪黑激素。最後,我們會介紹「紅光療法」是如何輕鬆又安全地幫助你調節分泌褪黑激素,讓你跟失眠說再見,早上醒來精神滿滿!

白天的時候,光線透過眼睛進入視網膜,傳訊號給大腦的下視丘,告訴它「現在是白天」,松果體就會停止分泌褪黑激素,讓我們保持清醒。到了晚上,光線減少,松果體接到「天黑了」的訊號,就會開始分泌褪黑激素,幫助我們放鬆、準備入睡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什麼是「褪黑激素」?

褪黑激素」是由我們大腦裡的松果體分泌的一種荷爾蒙。褪黑激素常被稱為「睡眠荷爾蒙」,對調節我們的生理時鐘非常重要。

白天的時候,光線透過眼睛進入視網膜,傳訊號給大腦的下視丘,告訴它「現在是白天」,松果體就會停止分泌褪黑激素,讓我們保持清醒。到了晚上,光線減少,松果體接到「天黑了」的訊號,就會開始分泌褪黑激素,幫助我們放鬆、準備入睡。

除此之外,褪黑激素還有很多好處,例如幫助調節免疫功能、穩定情緒,甚至有抗氧化和抗發炎的效果。

褪黑激素不足可能是因為光線干擾、藍光抑制、作息不規律、壓力過大、年齡增長,以及藥物使用等造成的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為什麼褪黑激素不足?

現代生活中,我們體內的褪黑激素常常會被各種因素干擾,比如光線影響、作息不規律、壓力、藥物使用,還有手機、電腦等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。隨著年紀增長,體內的褪黑激素也會逐漸減少,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長輩常常晚上不好入睡,或者睡得不安穩。

不過,如果褪黑激素分泌不足,我們可能會遇到失眠、作息紊亂、情緒不穩、憂鬱、記憶力下降,甚至免疫力下降等健康問題。所以,盡量保持規律的作息、少看藍光,尤其是睡前,對幫助我們有個好睡眠很重要!

增加分泌褪黑激素的方法,包括攝取褪黑激素(臺灣必須由醫生合法開立)、白天曬曬太陽、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、養成規律作息、避免睡前接觸藍光、調整飲食,以及紅光療法等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如何增加分泌褪黑激素?

想要穩定分泌褪黑激素,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我們,以下幾個方式可以試試看:

  • 適量攝取褪黑激素
    • 在臺灣,褪黑激素必須經由醫師開處方才能合法取得,這是目前「唯一合法」的方式。
    • 美國研究建議的劑量是每晚 0.5 至 5 毫克,建議於睡前 30 至 1 小時服用
    • 有些人服用後可能會出現頭痛、頭暈、腸胃不適或白天嗜睡等副作用。
    • 應避免服用者:孕婦、哺乳媽媽、準備懷孕的女性,或有肝腎問題、憂鬱症、自體免疫疾病,甚至在服用安眠藥、抗凝血劑、避孕藥、抗憂鬱藥或糖尿病相關藥物者等。
  • 白天適度曬太陽:多曬太陽有助於調節生理時鐘,還能幫助夜間增加分泌褪黑激素。
  • 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:把臥室打造成黑暗、安靜又涼爽的空間,這樣能更有效地促進褪黑激素分泌。
  • 養成規律的作息: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上床和起床,可以幫助身體建立穩定的生理時鐘。
  • 減少接觸藍光:睡前 1 到 2 小時內盡量別滑手機或用電子設備,因為藍光會抑制分泌褪黑激素。
  • 調整飲食:平時多吃一些富含色氨酸或維生素 B6 的食物,比如雞胸肉、香蕉、牛奶,這些都有助於促進分泌褪黑激素。
  • 紅光療法:國外研究證實,紅光療法可以調節分泌褪黑激素,對改善睡眠品質很有幫助。
一名女子躺在懶骨頭上照紅光儀,接受紅光療法同時閉上眼睛休息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「紅光療法」可以調節分泌褪黑激素嗎?

國外研究顯示,「紅光療法可以維持血液中穩定的褪黑激素水準,幫助促進穩定睡眠。例如,有一項研究針對女性運動員進行了 14 天的全身紅光療法,結果她們的睡眠品質明顯改善 [1]

另外,還有研究指出,近紅外光也能調節分泌褪黑激素,特別是那些富有「粒線體」的器官。粒線體被稱為細胞的「發電廠」,紅光會刺激粒線體,有助於提升細胞能量,進一步調節分泌褪黑激素,對身體健康和睡眠品質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[2]

紅光療法」不只是在幫你調整褪黑激素,還可以提升整體的睡眠品質和健康狀況。不管你是因為生活壓力、作息不規律,還是隨著年齡增長睡得越來越差,這種自然療法或許都能帶來讓人意想不到的幫助。試試看,每天睡前花幾分鐘使用紅光儀,讓紅光成為你的睡眠小幫手,你會發現自己的睡眠品質和生活狀態都會跟著大大提升!

(延伸閱讀:睡不著怎麼辦?睡前 10 分鐘「紅光療法」調好睡眠 起床感受更驚人

睡眠中的女子與褪黑激素分子圖層,象徵自然產生睡眠荷爾蒙。
示意圖翻攝自 Adobe Stock
參考資料:Mito Red LightAlaska Sleep Clini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