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粒線體受損」是癌症根源?10方法遠離癌症!

我們的身體是由無數個細胞組成的,而每個細胞裡都有一個重要的 能量工廠,也就是「粒線體」。粒線體負責提供細胞運作所需的能量,確保我們的身體維持健康。但當粒線體受損或退化時,細胞可能開始出問題,甚至轉變成 癌細胞

近年來,研究發現粒線體的健康和許多疾病有關,像是癌症、糖尿病等等。如果粒線體出現問題,細胞就可能走向病變。那麼,細胞是怎麼從健康變成癌細胞的?有哪些因素會影響粒線體?又該怎麼保護它,降低罹癌風險?這篇文章會帶你一起深入了解!

imetta 療癒我 的創辦人 Edward Liu 針對癌細胞形成,以及該如何修復粒線體,做了非常詳細的解析。如果你想知道更多,歡迎到 YouTube 頻道「艾德健康 看看他的分享。看完之後,再將這些方法落實到生活中,將能夠讓我們離癌症更遙遠!

什麼是粒線體?

粒線體 其實就像 細胞裡的能量工廠,總共佔了人體大約 10% 的重量,會利用氧氣和葡萄糖來製造 ATP(三磷酸腺苷),提供細胞所需的能量來維持正常運作。

在製造能量的過程中,粒線體也會釋放一種叫做 ROS活性氧)的物質。適量的 ROS 能幫助細胞修復受損的部分,但如果身體處於壓力、老化或環境污染等情況下,粒線體可能會釋放過多的 ROS,反而會傷害到細胞。

癌症有時和基因突變或病毒感染有關,但粒線體的健康狀況更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。如果粒線體受損,細胞就可能失去正常的死亡機制(也就是細胞凋亡),這樣異常增生的細胞就有可能演變成癌細胞

癌細胞形成,是從細胞有壓力,導致粒線體過勞,產生了過多的 ROS 之後,細胞就開始退化或病變,並且可能形成兩種型態,一種是衰老細胞,另一種則是癌細胞。
示意圖翻攝自 艾德健康 YouTube 頻道

癌細胞是怎麼來的?

健康的細胞裡會有大量運作正常的粒線體,這些粒線體會有效利用氧氣和葡萄糖,幫助細胞產生 30 到 32 個 ATP 能量分子,提供細胞所需的能量。不過,當粒線體出現問題時,細胞可能會面臨兩種情況:

  • 變成衰老細胞:因為無法產生足夠的能量,衰老細胞會一直釋放 ROS,這樣會導致慢性發炎。
  • 變成癌細胞:細胞雖然還能活著,但癌細胞會為了生存改變自己的能量來源,從正常的有氧呼吸轉為依靠「糖解作用」來產生能量。這樣一來,癌細胞不僅能避開免疫系統的偵測,還能搶奪周圍器官和血管的營養,促使自己不斷增長。

正常情況下,細胞會透過「細胞凋亡」機制主動死亡,並由新細胞取代,以維持身體健康。但當粒線體無法執行這個機制時,細胞可能異常增生,最終形成「癌細胞

粒線體功能失調的主要原因,包括壓力、飲食不均、老化、環境毒素、睡眠不足,以及感染與慢性發炎等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為什麼會粒線體功能失調?

粒線體的健康會受到很多內外因素的影響,當這些因素干擾粒線體的正常運作時,就會導致粒線體功能失調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影響因素:

  • 壓力:當我們處於壓力中,身體會釋放一種叫做 皮質醇 的荷爾蒙,這會促使肝臟釋放更多葡萄糖,讓粒線體的負擔加重,進而影響能量代謝。
  • 飲食:如果我們常常吃加工食品、高糖、高碳水化合物,或者是不健康的脂肪,這些食物會對粒線體造成傷害,讓能量轉換效率降低。
  • 老化:隨著年紀增長,粒線體也會逐漸衰老,影響細胞的自我修復功能,讓身體更容易發炎,能量代謝也會出現問題。
  • 環境毒素:空氣中的 PM2.5、重金屬、微塑膠,還有生活習慣中的抽煙和飲酒,都會損害粒線體健康。
  • 睡眠不足:睡眠品質不好會影響粒線體修復和更新,讓粒線體無法有效產生能量。
  • 感染與慢性發炎:像是人類乳突病毒(HPV)或是其他長期的發炎,都會讓粒線體的功能變差,進而加速細胞的病變。
每日粒線體的優化計畫。早上可進行日曬、運動、低碳水或生酮早餐;中午可以透過紅光療法與抗氧化飲食;晚上可以透過間歇性斷食、壓力管理,以及睡眠優化。
示意圖翻攝自 艾德健康 YouTube 頻道

如何修復粒線體?

保持粒線體健康不僅能幫助我們預防細胞病變,還能降低患癌症的風險。這裡有幾個簡單又有效的方法來保護你的粒線體:

  • 平衡活性氧(ROS):多吃一些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,比如莓果、綠葉蔬菜、綠茶。還可以補充一些像是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或穀胱甘肽(Glutathione)這類對抗氧化的營養成分。
  • 飲食習慣調整: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,適度嘗試生酮飲食,可以幫助身體利用脂肪來提供更乾淨的能量。不過,生酮飲食不適合長期進行,特別是女性,還是要適量攝取葡萄糖,有助於保持荷爾蒙平衡。
  • 促進粒線體自噬
    • 斷食法:如 FMD 斷食法,可以讓粒線體功能提升。
    • 冷暴露法/冰浴:偶爾接受冷刺激(比如冷水浴)有助於提高粒線體更新和細胞適應力。
    • 熱量限制:每日減少攝取 20 % 到 30% 的熱量,有助於維持粒線體的最佳功能。
    • 補充尿石素 A:一種對粒線體非常有益的成分,對保持健康很有幫助。
  • 減少慢性發炎:可以補充 Omega-3 脂肪酸、白藜蘆醇和薑黃,這些成分有助於減少身體的慢性發炎,進而降低有害的 ROS。
  • 增加運動:運動是強化粒線體的最佳方法,特別是重量訓練、中強度的持續運動(像是慢跑)和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。
  • 避免環境毒素:減少對污染環境的暴露,可使用像 AirVisual 等 App 來監控空氣品質,讓你時刻了解周圍的環境。
  • 攝取天然食物:避免吃下過多的加工食品,以及注意減少攝入重金屬,應盡量選擇有機食物。
  • 改善睡眠:遵循「10-3-2-1-0 睡眠法則」,這能幫助你提高睡眠品質。
    • 睡前 10 小時停止攝取咖啡因。
    • 睡前 3 小時停止進食與飲酒。
    • 睡前 2 小時停止工作。
    • 睡前 1 小時停止使用電子設備(藍光)。
    • 鬧鐘響醒來 0 小時內馬上起床。
  • 呼吸運動:深呼吸能幫助你放鬆,降低壓力,讓副交感神經系統發揮作用,有助於粒線體的修復與休息。
  • 紅光療法:紅光有助於刺激粒線體,提升 ATP 產生,減少累積 ROS,對細胞修復和健康維護非常有幫助。
對粒線體健康有幫助的關鍵營養素(礦物質)包括鎂、錳、硒、鋅,以及鐵。
示意圖翻攝自 艾德健康 YouTube 頻道

活化粒線體的保健食品

當我們談論粒線體健康時,實際上是在關注細胞內的「能量工廠」是否運作順暢。粒線體負責將食物轉換為能量,而這個過程需要各種營養素的幫助。當營養攝取不足時,粒線體的功能可能受影響,導致能量產生下降、疲勞感增加,甚至影響代謝與整體健康。

以下是維持粒線體健康的關鍵營養素

  • 尿石素 A:石榴中的重要養分,能促進腸道健康並幫助粒線體更新。
  • 礦物質
    • :杏仁、腰果、種子(南瓜子、奇亞籽)、深綠色蔬菜(菠菜、甘藍)、全穀類、酪梨、黑巧克力、豆類等。
    • :杏仁、榛果、全穀類、深綠色蔬菜、鳳梨等。
    • 硒:巴西堅果、海鮮(鮪魚、蝦)、蛋、全穀類等。
    • :貝類(牡蠣、螃蟹)、堅果、種子(南瓜子、芝麻)、豆類等。
    • :紅肉、菠菜、豆類、強化穀物、肝臟等。
  • 維生素:
    • B 群:全穀類、深綠色蔬菜、雞蛋、肉類、魚類、豆類、乳製品等。
    • 輔酶Q10(CoQ10):深海魚(鮭魚、鯖魚)、內臟(肝、腎)、菠菜等。
    • 維他命 D:陽光(若冬天較少日曬,建議補充 D3+K2,K2 能幫助鈣質進入骨骼,避免血管鈣化)、深海魚(鮭魚、鯖魚)、蛋黃、強化乳製品等。
  • 抗氧化劑:
    • 維他命 C:柑橘類水果、青椒、草莓、木瓜、奇異果、酪梨、芭樂、綠色蔬菜等。
    • 維他命 E:堅果類、種子、酪梨、綠色蔬菜(青花菜、菠菜)等。
    • 穀胱甘肽:蘆筍、酪梨、菠菜,並可透過補充甘胺酸( Glycine)與 NAC。
    • α-硫辛酸:強效抗氧化劑,幫助能量代謝並保護粒線體。
  • 多酚類
    • 白藜蘆醇:紅酒、葡萄,可減少發炎、提升粒線體功能。
    • 檞皮素:洋蔥、蘋果,抗氧化、增強粒線體生長。
  • 健康脂肪:橄欖油、Omega-3、左旋肉鹼、磷脂(蛋、豆類、葵花子)。
對粒線體健康有幫助的關鍵營養素(維生素)包括 B 群、輔酶 Q10,以及維生素 D。
示意圖翻攝自 艾德健康 YouTube 頻道
 
對粒線體健康有幫助的關鍵營養素(抗氧化劑)包括維生素 C、維生素 E,以及穀光甘肽。
示意圖翻攝自 艾德健康 YouTube 頻道
 
對粒線體健康有幫助的關鍵營養素(多酚)包括白藜蘆醇以及檞皮素。
示意圖翻攝自 艾德健康 YouTube 頻道

結語

如果癌症或腫瘤已發生,請記得要做任何事情前,應先聽取專業醫師建議。粒線體的病變會影響細胞的自噬功能,進而導致癌細胞的形成。因此,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營養補充適當的療法,我們可以維護粒線體功能,降低癌症風險,讓身體更加健康。現在就開始行動,為自己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!

年輕男子在醫院接受癌症治療,身穿白色長袖上衣,戴著深色毛帽,手持點滴架,露出樂觀微笑,展現積極抗癌精神。
示意圖翻攝自 Freepi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