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「3人就有1人得過皮蛇」 帶狀皰疹劇痛難耐!實驗每週照2次紅光:更快癒合

你知道嗎?根據研究,臺灣約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在一生中得過至少 1 次「帶狀皰疹」,特別在年齡增長後,罹患此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[1] [2]。許多患者形容它像「有一條火燙的蛇緊緊纏繞在身上」,此病又被叫作「皮蛇」,讓日常生活變得無比艱難。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帶狀皰疹?它會引發哪些令人困擾的症狀?又有哪些治療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對抗這種疾病呢?別擔心,我們將在這篇文章為你解答這些問題!此外,我們還會介紹一種無痛、非侵入性的新興療法——「紅光療法」,帶你了解它如何有效改善帶狀皰疹的症狀,讓你擺脫疼痛、重獲舒適生活!還在等什麼呢?跟著我們一起往下一探究竟吧!

一名患者正在抓癢,疑似出現帶狀皰疹的初期症狀。
示意圖翻攝自 Freepik

什麼是「帶狀皰疹」?

俗稱皮蛇的「帶狀皰疹」,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疾病。當人體感染水痘病毒後,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系統中。多年後,當免疫系統受到年齡增長、壓力、疾病或藥物等因素而下降時,病毒會再次復發,引起帶狀皰疹。帶狀皰疹最初的症狀可能只是輕微的不適,如輕微的感冒,但接著就會感受到皮膚的刺痛或灼熱感。隨著病程發展,帶狀皰疹通常會出現在單側身體或臉部,形成類似帶狀的皮疹、紅色斑點或水泡,並且感受到劇烈疼痛、癢感或麻木,甚至是感受到長期深層神經的抽痛

特寫皮膚上的帶狀皰疹狀況,呈現紅色隆起皮疹和不規則形狀。
示意圖翻攝自 Cleveland Clinic

帶狀皰疹的常見治療方式

雖然帶狀皰疹沒有特效藥可以根治,但透過早期治療和對症處理,可以有效減少發作時的痛苦並降低併發症的風險。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:

  • 藥物治療:依照醫生指示塗抹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(Acyclovir)或伐昔洛韋(Valacyclovir)等,有助於減少病毒活動並加速皮膚痊癒;或是使用醫生開立的止痛、止癢劑來減輕症狀。
  • 生活習慣:保持傷口乾燥,避免用手抓癢處,穿著寬鬆的棉質衣物以減少摩擦,避免水泡破裂。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傷口感染並避免情況惡化。
  • 物理療法:使用冰敷或熱敷緩解局部疼痛,減輕不適感。
  • 紅光療法:透過溫和的紅光照射,可促進皮膚修復、減少發炎反應,同時幫助緩解疼痛與不適,是一種無痛、非侵入性的輔助治療選擇。
一名病患正在塗抹藥膏於肘部的特寫,以舒緩乾燥或發炎的皮膚。
示意圖翻攝自 Freepik

研究證實「紅光療法」可有效治療帶狀皰疹!

紅光療法」是一種完全無痛、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,可以抗發炎和幫助傷口癒合,在短期內緩解由帶狀皰疹引起的急性疼痛。其潛在的作用機制包括神經生理作用、內源性鴉片類藥物的釋放(主要功能為止痛、減少壓力、促進免疫系統及改善情緒)、以及促進血液循環和新血管生成的作用。

在一項針對紅光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的研究中,28 名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,接受相同的抗病毒藥物和止痛藥物,每天 3 次,持續 7 天。對照組僅接受一般治療,包括局部沖洗和清理受感染的皮膚部位,而實驗組則額外接受紅光療法,每週進行 2 次紅光照射,每次 10 分鐘,使用 830 奈米波長和光強度為 55 mW/cm² 的紅光。研究結果顯示,實驗組的傷口癒合速度明顯比對照組快,表明紅光療法對加速帶狀皰疹的治療具有積極效果。另外,實驗組接受 LED 照射治療 3 週後,臉上的水泡和痂皮明顯改善,幾乎看不到色素沉澱 [3]

一名女子在家中進行紅光療法,有助於預防或緩解帶狀皰疹的症狀。
示意圖翻攝自 Playground AI / imetta 療癒我製圖

如果你正在忍受「皮蛇」所帶來的痛苦,或是希望預防帶狀皰疹,不妨考慮嘗試「紅光療法」這種完全無痛、無負擔的治療方式,讓它成為你日常保養與治療的一部分!透過定期使用紅光療法,不僅可以促進身體自癒能力,還能有效改善免疫力,讓你遠離帶狀皰疹帶來的疼痛、重拾健康生活!現在就行動起來,給自己一次擺脫不適的機會吧!

參考資料:ARRC LEDMayo Clini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