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光是一種高能量、波長範圍大約在 450 到 495 奈米之間的光線。它不僅存在於陽光這樣的自然光源中,還來自我們每天接觸的人造光源,比如 LED 燈、電視螢幕、手機和平板電腦。
白天接觸適量的藍光其實對我們有幫助,比如讓我們更專注、心情更好,甚至記憶力也會變得更強。但如果晚上接觸太多藍光,可能會影響睡眠。而且,長時間盯著螢幕或其他藍光來源,還會讓眼睛感到疲勞、乾澀,甚至可能對視網膜造成傷害。

藍光有什麼好處?

藍光對眼睛有害嗎?
這並不代表要完全避開藍光,只是提醒大家需要多給眼睛一點休息時間,或者在晚上少用藍光裝置,保護眼睛健康才是最重要的!

藍光會影響睡眠嗎?睡前多久不要接觸藍光?
藍光對睡眠的影響其實蠻大的,因為它會干擾我們體內的睡眠小幫手「褪黑激素」。褪黑激素是幫助我們調整入睡時間的重要激素,但當眼睛在晚上接觸到藍光時,身體會以為還是白天,結果就減少分泌褪黑激素。這樣一來,不僅讓我們入睡變得更困難,還可能讓人睡不好,甚至引發失眠。
一般建議睡前 1 小時不要滑手機,接觸藍光。現代生活中,很多人習慣睡前滑手機、使用電腦或看電視,但這些螢幕發出的藍光,正是影響睡眠的最大元兇!長期下來,睡眠品質差可能還會導致焦慮、憂鬱,甚至其他健康問題。所以,為了好好睡一覺,睡前少用這些電子裝置,給身體一個準備休息的時間真的很重要!

如何減少藍光的傷害?
藍光對眼睛和睡眠的影響不可忽視,但別擔心!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有效減少藍光的傷害,保護健康:
- 睡前少用電子設備:睡前 1 到 2 個小時,放下手機和電腦,讓眼睛休息一下吧!改看實體書或做點放鬆的事,幫助身體準備睡覺。
- 開啟藍光過濾模式:開啟手機或電腦的「夜間模式」或「濾藍光」功能,螢幕會變暖色調,藍光少了,對眼睛和睡眠都更友善。
- 戴上抗藍光眼鏡:如果必須長時間盯著螢幕,可以試試抗藍光眼鏡來過濾藍光,減輕眼睛負擔,也降低對視網膜的傷害。
- 調整燈光環境:晚上用暖色燈光或調暗一點,減少藍光刺激,幫身體更快進入放鬆狀態,自然分泌褪黑激素,對睡眠很有幫助。
- 選擇適合的光療設備:可以在晚上使用不含藍光的光療設備(如紅光儀),可以放鬆心情,還能提升睡眠品質,讓夜晚更舒適。

擺脫藍光干擾,讓紅光幫你一夜好眠!
你知道嗎?藍光雖然是陽光的一部分,但它也藏在我們每天用的螢幕和燈光裡。晚上暴露太多藍光,會讓身體誤以為還是白天,抑制了「睡眠開關」褪黑激素的分泌,結果就容易翻來覆去睡不著。
想睡得好,關鍵是睡前減少藍光接觸!還有一個更棒的方法「紅光療法」,透過紅光儀,不僅能幫助你更快入睡,還能提升睡眠品質!
我們在文章《睡不著怎麼辦?睡前 10 分鐘「紅光療法」調好睡眠 起床感受更驚人》中詳細介紹了紅光療法如何改善睡眠品質,也在《紅光療法「睡前怎麼用」?2 步驟放鬆好眠》中分享了睡前正確使用紅光療法的技巧,歡迎點擊閱讀了解更多細節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