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光是什麼?正確使用藍光療法能「抗憂鬱」

藍光是一種高能量、波長範圍大約在 450 到 495 奈米之間的光線。它不僅存在於陽光這樣的自然光源中,還來自我們每天接觸的人造光源,比如 LED 燈、電視螢幕、手機和平板電腦。

白天接觸適量的藍光其實對我們有幫助,比如讓我們更專注、心情更好,甚至記憶力也會變得更強。但如果晚上接觸太多藍光,可能會影響睡眠。而且,長時間盯著螢幕或其他藍光來源,還會讓眼睛感到疲勞、乾澀,甚至可能對視網膜造成傷害

藍光的好處包括提升注意力和記憶力、對付紫外線傷害,預防皮膚癌、改善膚質、減少痘痘,以及改善心情,避免憂鬱症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藍光有什麼好處?

就像許多其他光療法一樣,藍光其實也有很多用途!除了幫助提升注意力和記憶力外,《Healthline》提到「藍光療法」還能用來處理皮膚問題,像是對付紫外線傷害預防皮膚癌,特別是早期癌前病變或還沒擴散的小範圍癌症,都有不錯的效果。

而且,藍光對改善膚質和減少痘痘也很有幫助!另外,藍光療法也被用來幫助對抗憂鬱症,尤其在提升心情方面,效果相當明顯。

過度接觸藍光會對眼睛造成疲勞感、乾澀、刺痛感、頭痛、肩頸痠痛,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黃斑部病變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藍光對眼睛有害嗎?

適量的藍光雖然對我們有幫助,但如果接觸太多,眼睛可就受不了啦!長時間盯著手機或電腦,眼睛不僅會覺得累、乾乾的,還可能有刺痛感,甚至引發頭痛或肩頸痠痛。更嚴重的是,有研究發現,藍光會對視網膜有傷害,尤其是當我們幾乎整天都在用眼時,長久下來可能增加黃斑部病變的風險。所以,給眼睛多一點休息時間真的很重要,別讓它一直超時工作!

這並不代表要完全避開藍光,只是提醒大家需要多給眼睛一點休息時間,或者在晚上少用藍光裝置,保護眼睛健康才是最重要的!

睡前接觸藍光會讓身體誤以為是白天,減少分泌褪黑激素,干擾睡眠。因此建議睡前 1 小時不要使用電子產品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藍光會影響睡眠嗎?睡前多久不要接觸藍光?

藍光對睡眠的影響其實蠻大的,因為它會干擾我們體內的睡眠小幫手「褪黑激素」。褪黑激素是幫助我們調整入睡時間的重要激素,但當眼睛在晚上接觸到藍光時,身體會以為還是白天,結果就減少分泌褪黑激素。這樣一來,不僅讓我們入睡變得更困難,還可能讓人睡不好,甚至引發失眠

一般建議睡前 1 小時不要滑手機,接觸藍光。現代生活中,很多人習慣睡前滑手機、使用電腦或看電視,但這些螢幕發出的藍光,正是影響睡眠的最大元兇!長期下來,睡眠品質差可能還會導致焦慮、憂鬱,甚至其他健康問題。所以,為了好好睡一覺,睡前少用這些電子裝置,給身體一個準備休息的時間真的很重要!

減少藍光傷害的方法包括睡前少用電子設備、將電子設備開啟藍光過濾模式、戴抗藍光眼鏡、調整室內燈光,以及紅光療法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如何減少藍光的傷害?

藍光對眼睛和睡眠的影響不可忽視,但別擔心!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有效減少藍光的傷害,保護健康:

  • 睡前少用電子設備:睡前 1 到 2 個小時,放下手機和電腦,讓眼睛休息一下吧!改看實體書或做點放鬆的事,幫助身體準備睡覺。
  • 開啟藍光過濾模式:開啟手機或電腦的「夜間模式」或「濾藍光」功能,螢幕會變暖色調,藍光少了,對眼睛和睡眠都更友善。
  • 戴上抗藍光眼鏡:如果必須長時間盯著螢幕,可以試試抗藍光眼鏡來過濾藍光,減輕眼睛負擔,也降低對視網膜的傷害。
  • 調整燈光環境:晚上用暖色燈光或調暗一點,減少藍光刺激,幫身體更快進入放鬆狀態,自然分泌褪黑激素,對睡眠很有幫助。
  • 選擇適合的光療設備:可以在晚上使用不含藍光的光療設備(如紅光儀),可以放鬆心情,還能提升睡眠品質,讓夜晚更舒適。
紅光療法儀器的燈珠。
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

擺脫藍光干擾,讓紅光幫你一夜好眠!

你知道嗎?藍光雖然是陽光的一部分,但它也藏在我們每天用的螢幕和燈光裡。晚上暴露太多藍光,會讓身體誤以為還是白天,抑制了「睡眠開關」褪黑激素的分泌,結果就容易翻來覆去睡不著。

想睡得好,關鍵是睡前減少藍光接觸!還有一個更棒的方法「紅光療法」,透過紅光儀,不僅能幫助你更快入睡,還能提升睡眠品質!

我們在文章《睡不著怎麼辦?睡前 10 分鐘「紅光療法」調好睡眠 起床感受更驚人》中詳細介紹了紅光療法如何改善睡眠品質,也在《紅光療法「睡前怎麼用」?2 步驟放鬆好眠》中分享了睡前正確使用紅光療法的技巧,歡迎點擊閱讀了解更多細節!

一名男子在昏暗的房間中摺衣物。
示意圖翻攝自 Freepik
參考資料:JoovvHealthl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