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療法其實已經存在很久了,例如曬太陽就是最早的一種光療法形式。光療法顧名思義是用光來改善健康、提升表現等生物相關的效果,大家都知道曬太陽可以讓皮膚製造維生素 D,而不同光療法其實還有更多好處,今天先來看看已經有許多人體研究證實的「紅光療法」。

示意圖翻攝自 Unsplash
「紅光療法」就是利用 LED 燈和雷射等光源,透過紅光儀發出紅光與近紅外光,或者兩者並用來促進健康。在療程中通常只會稍微有熱感,並不會大量出汗。紅光和近紅外光可以穿透皮膚進入身體組織,不過深度有所差別,例如骨頭和脂肪就不容易穿透,皮膚厚薄度也會有影響。儘管如此,不同類型的紅光和近紅外光至少能夠穿透幾公分進入身體。只要進入體內,這些光線就能產生生物效果。而且紅光療法不只對照光部位有效,它具有全身性的效果,例如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、降低發炎等等。

示意圖翻攝自 Light Therapy Insiders
光是芬蘭獨立醫學研究者弗拉基米爾.海斯卡寧(Vladimir Heiskanen)所整理的文獻中,就有超過 900 篇論文在研究 660 奈米的紅光療法。已有 3 項以上人體實驗指出,660 奈米紅光對於從頭到腳各種健康問題都有正面影響。先從頭部來看,紅光療法有助於改善雄性禿、眼睛老化導致的黃斑部病變和過敏性鼻炎,對於口腔黏膜炎、牙本質過敏等口腔問題也有益處。

示意圖翻攝自 Unsplash
再來看全身最大的器官──皮膚,不只長粉刺痘痘可以照紅光改善,身上有傷口也能透過紅光療法加速癒合修復。如果有關節炎問題,使用紅光儀也有幫助。研究也指出,小至 COVID-19 感染,大至中風、動心臟手術,在術後恢復時加入紅光療法都有正面效果。假如身體很健康沒什麼問題,也可以透過使用紅光儀提升睡眠品質。

示意圖翻攝自 Pexels
以下列表是一小部分關於 660 奈米紅光的論文研究整理,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連結追根究柢一番:
適應部位 | 健康問題 | 研究論文 |
腦部 | 臨床腦中風 | 630+660+850, human, positive |
皮膚 | 粉刺、青春痘 | 660 vs 830, human RCT, positive |
唇疱疹 | 660, human, positive | |
皮膚修復 | 590+660, human, positive | |
眼睛 | 年齡影響的黃斑部病變 | 590+660+850, human, positive |
頭髮 | 雄性禿 | 660+808, human RCT, positive |
感染 | COVID-19 | 660 vs 660+808, human, positive |
關節 | 骨關節炎 | 660+808, human RCT, positive |
神經系統 | 糖尿病神經病變 | 633+660+850, human, positive |
口腔 | 口腔潰瘍 | 660, human, positive |
口腔灼熱症候群 | 383, 660, human, positive | |
牙本質過敏 | 660, human, positive | |
口乾症 (口腔乾燥 / 唾液分泌不足) |
660+808, human, positive | |
移植物抗宿主病 (移植排斥) |
660, human, positive | |
扁平苔蘚 | 660, human RCT, positive | |
口腔黏膜炎 | 660, human, positive | |
骨壞死 | 660+808, human, positive | |
顳顎關節症候群 | 660+808, human, positive | |
拔牙 | 660, human, positive | |
呼吸系統 | 過敏性鼻炎 | 660, human, positive |
睡眠 | 睡眠品質 | 658, human RCT, positive |
術後 | 心臟手術 | 660+950, human, positive |
傷口癒合 | 糖尿病足部潰瘍 | 660+800+970, human, positive |
褥瘡 | 660, human, positive | |
靜脈潰瘍 | 660+880, human, positive |